五步蛇

庆祝建党100周年回眸闽狱那是农场人

发布时间:2023/1/19 10:58:40   
北京的最好青春痘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084445.html
                            

建阳监狱成立已有71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数以万计的民警参与其中,他们从无到有,艰苦创业、不畏艰难、奋斗拼搏,终取得昭昭成绩。回首这段历史,退休干部王文业作为见证者、创业者、亲历者,曾这样总结建阳监狱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起步在梁?,发展在大山坪,高潮在监狱本部。”

接受采访时,不论是老一辈子干部,还是新一代民警,在回忆这段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时,无不例外说到三个字:“农场人”。他们称,这是他们独有的记忆,是新旧传承,是希望之光,更是建阳监狱一代代人的精神信仰。

入警第一天

半露天的宿舍,吃的是“牛皮菜”

钟永斌是原福建警官学校第二届的毕业生,年毕业分配到建阳监狱。他说,草帽、解放鞋、褪色的警服,是那个时代劳改干部身上最显著的标签。

入警那天,连他在内一共有5名新警。因在警校实习过,大家对监狱的条件和工作多少有些心理准备,但一到小湖农场,大家还是全傻眼了。只见宿舍是半露天的,还是临时把招待所和办公室腾出来。没有床铺,用的是罪犯的铁床架,一个礼拜后才解决了住宿问题。当时农场正在摸索食用菌种植,钟永斌就带着罪犯一起种香菇、竹荪,那时农场自收自支,因此食用菌收成后要拿到市场卖,“农场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狱二代”潘宝明是年到大山坪工作的。回忆起刚到农场时,他说,当时的宿舍是12个人挤在一小间,挪个步都难,“吃的是‘牛皮菜’,没地方洗澡,我都忘记当时大家是怎么熬过来的……”每天的工作就是跟在“”老干部身后学习。老同志带着罪犯上山开荒种田,凌晨四五点出工,晚上七八点收工,是真正的“披星戴月”。有些孩子中午来喊父亲吃饭,面对乌泱泱的一群人,戴着草帽,穿着蓑衣,皮肤清一色的黑,分不清哪个是罪犯,哪个是劳改干部。

老同志晚上收工回家吃过饭,又来到监区跟罪犯谈心,聊聊罪犯的家事、每天的想法。在老潘的印象中,这些老同志对工作非常认真投入,生活很俭朴,为人很朴实,他们的工作没有八小时内外之分,生活在农场、工作在农场,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

那时,民警最大的业余活动是用三用机听磁带打发时间。后来,领导考虑到民警的生活太单一枯燥,便组织全监搞联谊活动,倒也成了好几对恋人。而被省局列为“困难户”的大龄青年钟永斌,直到年才完成了人生大事。

手机电视没信号,蛇虫特别多

年,周丽娟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到建阳监狱,工作地点是梁?农场。报到的第一天,没有公车接送,她先是搭公交车到童游镇上,又花了15元包了一部“面的”。坐上车后,周丽娟心里犯起了嘀咕,“这车怎么越开越偏?四周全是山,茫茫林海何处是我工作的地方……”

当天,周丽娟是带着手机来的。到了单位,想跟家人报个平安,然而她发现:这里没有信号。同事告诉她,只有监区门口的一棵树下有信号,你要自己认真找。为此,全监上下还流传着一句谚语:“远看在练功,近看在打小灵通。”

当时,宿舍是两层楼的瓦房,条件非常简陋,没有单独的卫生间。为改善生活,周丽娟又包了一辆车回家,把家里的床铺、电视、VCD全搬来了,但很快周丽娟又发现,电视在这里也是没有信号的。

在周丽娟的印象中,最深刻的莫过于农场蛇虫特别多。有时在宿舍楼洗衣池洗衣,后面传来“嗤嗤嗤”的响声,转到头一看,一条蛇正躺在那直勾勾地看着,吓得大家惊魂失色。有一次,周丽娟到仓库干活,出库时感觉气氛不对劲,定睛一看,一只老鼠和一只眼镜蛇正在对峙,战争一触即发,她赶紧躲到货物后面,半天不敢发出声音。周丽娟当时的大队长,夏天有一次睡觉,突然感觉被窝里特别凉,一摸,蛇爬进来了。偶尔,也有民警被毒蛇咬的事故发生,周丽娟就及时救助过一个被五步蛇咬到的同事。

就这样,周丽娟在梁?农场扎根了下来。当时的民警都是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搞生产干事业的。特别是“双抢”季节,加班是常有的事,周末、节假日,很多民警留守下来。一到饭点,大家一起在厨房做饭,南北菜各式各样,围桌换菜其乐融融。周丽娟说,“正是在这样困难、艰苦的环境下,同事之间的感情特别深。刚发工资时,男同事总是争先请客开小灶,月底口袋没钱了,就来求我请客,我也乐意慷慨解囊。大家就像兄弟姐妹般相处,这样深厚的革命友谊,是我们农场人独有的记忆!”

周丽娟有一个同事调到泉州工作。结婚的时候,没有选择去热门景点度蜜月,而是带着新婚妻子,重走梁?农场,开启一段特殊的青春怀旧蜜月之旅。

与罪犯斗智斗勇,不斗气

在建阳监狱民警当中,许祖长的身份是比较特殊。年,为支援三峡工程建设,许祖长服从国家统一调配,从重庆万州分配到建阳监狱工作。在将近30年的岁月中,许祖长作为亲历者,见证了建阳监狱从转型到发展的历史变革。他说,监狱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监狱人奋斗、奉献、坚守的成果,这种精神,值得所有人永远铭记和学习。

许祖长学的是医学专业,之前对监狱几乎一无所知。他清晰地记得,临行前父母拉着他的手说:“以后你的工作是管犯人,你对他们要好一点,不要太凶。”许祖长说,受电视与传媒的影响,在父母与大多数人的认知中,监狱是充斥暴力、极端且片面的。

刚入警,第一任队长林清就对他说:“我们的工作并不是像外界所说的,一张报纸一杯茶就能搞定的,管教工作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你要学会与罪犯斗智斗勇,但不要斗气!”没几天,许祖长就接到任务,带20多名罪犯到20公里外的深山砍细毛竹育秧。这对新警许祖长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一路战战兢兢,丝毫不敢懈怠。事后才知道,这次任务领导事前是做了大量摸排和预警工作的,对罪犯的思想动态把握非常到位。他说,不仅管教工作如此,老民警在生产上也是一把好手。印象最深刻的是,“双抢”时大家坐在田埂上,老民警却是裤腿一卷,下到田里,边查看边批评年轻民警说:“插秧插的到不到位,你们坐在田埂上是看不出的,凡事亲力亲为,工作才会有成效。”

民警江家华说,老一辈子民警特别敬业,每周两个晚上开会,木条凳围在一起,每个民警都要讲,分享各自的工作心得体会。平日的夜晚,民警总要到监区找罪犯聊天谈心、拉家常,主动与罪犯零距离接触。他们脑海里每天想的都是,如何把罪犯改造成合格的公民。

(谢伟英陈晓蓉)

原标题:《庆祝建党周年回眸闽狱

那是“农场人”独有的记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3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