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步蛇 >> 五步蛇的种类 >> 重庆历史文化故事系列一ldquo
“巴”是什么
巴人是中国先秦时期西南和中南地区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今天的重庆、川东、鄂西、陕西、陕南一带。重庆是巴人的故乡。在重庆人的口头禅及地名中,常常带有一个“巴”字。比如重庆的盐叫“盐巴”;重庆说牙齿叫“牙巴”;重庆说嘴叫“嘴巴”;饼子在重庆叫“粑粑”;重庆人说“巴适”意思是“舒服、妥帖、合适、很好”等;重庆人说“巴心巴肠”意思是全心全意、竭尽全力。重庆的山叫“巴山”,重庆的水叫“巴水”。
“巴”是什么意思呢?著名古文字学家唐兰从甲骨文中识出了“巴”字。综合史籍和甲骨文,古往今来,对于巴的解释,主要有以巴为蛇称、巴为草名、因水为名、以巴为坝称、鱼称以及其他一些不同看法。
(一)巴为蛇称说
巴为蛇称说的主要根据来源于《山海经·海内南经》和《楚辞·天问》的有关记载。《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楚辞·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郭璞在《山海经·海内南经注》中说:“今南方蚺蛇(按《藏经》本作“蟒蛇”)吞鹿,鹿已烂,自绞于树腹中,骨皆穿鳞甲间出,此其类也。《楚辞》曰:‘有蛇吞象,厥大何如?’说者云长千寻。”又有说法,所谓巴蛇,其实就是南方所见的蝮蛇(五步蛇)。
据《淮南子·本经篇》:“羿断修蛇于洞庭”,《路史·后纪十》以“修蛇”作“长蛇”,罗苹注说:“修蛇即所谓巴蛇”。六朝宋人庾仲雍《江记》说:“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曰巴陵也。”
此外,潘光旦(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先生认为,根据《山海经·海内南经》和《说文》,“巴蛇”的“巴”就是“巴人”,他说:“大概巴人所在之地以前出过一种大头的蛇,巴人与这种蛇既出同一地方,就把巴人比作蛇了”。
(二)巴为草名说
三国蜀汉谯周认为,巴的含义是指一种草,即所谓苴。
《史记·张仪列传》记载:“苴、蜀相攻击”,《集解》引徐广曰:“谯周曰益州‘天苴’读为‘包黎’之‘包’,音与‘巴’相近,以为今之巴郡。”《索隐》曰:“苴音巴。谓巴、蜀之夷自相攻击也。今字作‘苴’者,按巴苴是草名,今论巴,遂误作‘苴’也。或巴人、巴郡本因芭苴得名,所以其字遂以‘苴’为‘巴’也。注‘益州天苴读为芭黎’,天苴即巴苴也。谯周,蜀人也,知‘天苴’之音读为‘芭黎’之‘芭’。按:芭黎即织木葺为苇篱也,今江南亦谓苇篱曰芭篱也。”苴应是荆棘楚木一类植物,大概在古代巴地普遍生长着苴这种植物,所以把这个地区称之为苴,也就是所谓巴。
(三)因水为名说
认为巴的得名来源于河流走向,即所谓“巴字水”的说法,谯周、李吉甫等持此说。
谯周在所著《三巴记》中说:“阆、白二水合流,自汉中至始宁城下入武陵,曲折三曲有如巴字,亦曰巴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即此水也。”文中所说汉中,为今汉中地区;所说始宁城,据《隋书·地理志上》“清化郡”:“始宁,梁置,并置遂宁郡。开皇初郡废。有始宁山。”《三巴记》所说武陵,为黔中地区,大江在今重庆涪陵接纳从黔中而来的乌江,即“庾仲雍所谓有别江出武陵者也”。据此,谯周所说巴的得名,应当来源于嘉陵江、渠江及其支流,因从汉中到涪陵,江水蜿蜒曲折,其形状有如巴字,所以称这个地区为巴。
唐李吉甫基本沿用谯周的看法,他在《元和郡县图志》卷33《剑南道》“渝州”条下说:“《禹贡》梁州之域,古之巴国也。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如“巴”字,故谓之巴,然则巴国因水为名。”
(四)其他诸说
徐中舒先生在《论巴蜀文化》中说道,巴的本义为坝,巴人即是居住在坝子中间的人。张勋燎先生认为,巴的含义应当是鱼。此外,还有巴的含义指虎、石、白色等说法,不一而足。
巴其实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概念,而它内涵的广泛性来源于居于巴地的不同族群对于巴义的不同传说和解说。
-------------------------------------------------------------
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受重庆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委托在年搜集整理了一部内部资料,分“传统巴渝”、“重庆地名”、“历史建筑”、“重庆轶闻”“自然资源”,现分享给大家,计划连载期左右。感谢为此付出的单位、专家、志愿者,更多参与、更好保护!
[特别提醒】每一篇文章的最优秀留言将荣获最新由我们文物保护志愿者自己编辑的系列丛书一本(一套五本)(请到渝中区文保基地(大溪沟嘉滨路远见中心23楼,重庆文保基地张也)领取)
当你发现一个老建筑即不是文物,也不是历史建筑物时,作为一个文化爱好者或者是文物保护志愿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保护传承:
1、记录这个很重要,地点,老建筑名称(可以问原住民),定位最好用今日水印相机(吉印APP)有经纬度方便下一次寻找,照相,手机照,最后用手机备忘录记下,并加照片,如果有原住民最后留下电话名字
2、即时上报给组织(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秘书处)
3、也可以立即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