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步蛇 >> 五步蛇的种类 >> 柳宗元在湖南永州的十年
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那个时候还没有通高铁,赴任到永州时人已经累得要死,马也累得要死。既然到了就随遇而安吧,有地方住才会心安,偏偏住的地方还没给他安排好。太不像话了,地方是怎么安排的?要对他们提出严肃的批评。批评归批评,整改也来不及了。没办法,柳宗元只能先寄居龙兴寺。
柳子街漫漫长夜,无心睡眠,又没有手机玩,不写点日记怎么能打发无聊的时光呢?于是《永州龙兴寺东丘记》就写出来了。柳兄借记述龙兴寺东南的小丘,阐发其自然美学观。全文语言精炼优美,结构严谨,记事、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融为一体,含义深刻,富有启发性。
原文:噫!龙兴,永之佳寺也。登高殿可以望南极,辟大门可以瞰湘流,若是其旷也。而于是小丘,又将披而攘之。则吾所谓游有二者,无乃阙焉而丧其地之宜乎?丘之幽幽,可以处休。丘之窅窅,可以观妙。溽暑遁去,兹丘之下。大和不迁,兹丘之巅。奥乎兹丘,孰从我游?余无召公之德,惧翦伐之及也,故书以祈后之君子。
翻译:唉!龙兴寺,是永州最好的寺庙。登上大雄宝殿可以看到天地的最南端,打开大门可以俯视潇江,像这样的境界就属于空旷。而那些认为这小小的东丘过于深幽的人,又想对它进行开辟和改造,让它变得开阔。这样一来,我所说的游玩的两种境界,大概就会缺失并丧失它应有的特色了吧?幽深安静的东丘啊,人可以在这里的树下休息;深幽的懂球啊,人可以在这里观察万物的精妙。懂球的底部,酷暑消失隐去;懂球的顶部,元气会聚不散。深幽的东丘啊,有谁愿意跟我一起游览?我没有召公的仁德,很担心这里的花木被人砍伐,所以写下此文以祈求后来的君子保护它。
柳兄不仅阐述了其自然美学观,而且呼吁大家保护绿水青山就是拥有金山银山。相比于寺外,龙兴寺内就没那么美了。
龙兴寺内杂草丛生,阴暗潮湿,寺外丛林乱石,人迹罕至。这种地方特别容易出现蛇。这不那天晚上“出恭”就踩到了一条蛇,幸好他反应快,才没被蛇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跳绳,不能跳绳身体就会不好。母亲从小对柳兄说:再忙也要好好吃饭、把身体锻炼好,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柳兄:被蛇咬和被人咬的后果都是很严重的,为了记住这次教训,柳宗元把这条蛇的样子写在了日记里:“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这里我就不深入阐述了,各位可以回看一下他写的另外一篇日记《捕蛇者说》。
话说天亮后柳兄与当地村夫聊到这条“黑质而白章”的蛇时,村夫说:你踩到的大概是尖吻蝮的腹部黑白错综杂乱的条纹。俗称为“五步蛇”,幸好你命大,它没有咬你一口。
如果被咬到了会怎么样?
被咬到了,走路就不能超过五步!
走路超过五步会怎么样?
呵呵,明年这个时候过清明节!
柳兄听完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从此晚上再不“出恭”,并对蛇,包括小壁虎(湖南俗称狗婆蛇)敬而远之。
这蛇还有什么其他特点?
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味道很好。有毒的动物,比如河豚味道也都挺好。
柳兄半信半疑,村夫就把那条蛇抓了,做成了口味蛇。
柳兄吃完,顿时对村夫的话深信不疑。从此“口味蛇”就传播开来了。
柳宗元对自己未来的路在何方也很困惑。毕竟在隋唐之前,永州经济文化十分落后,这个地方被朝廷视为“偏僻荒凉之处,罪臣流放之地”。安史之乱后,永州人口锐减至十不足二,经济凋零,民不聊生。柳宗元被贬放到永州,足以体现朝廷“不复启用”的意图。
但柳宗元并没有消沉下去,他很快发现了永州的独特的魅力。官场失意,但作为文学家、思想家柳兄在永州这片土地上得到了艺术生命的重生。
柳宗元沉迷于具有永州特色的“模范山水中”,从他的《永州八记》就可以看出。《永州八记》代表了中国山水游记作品的最高水平,极大地提高了永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历代文人就是因为看了柳兄发的朋友圈,纷纷前来游历、居住,这些也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推动了当地文化的进程。这就是柳宗元的人格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愿漂泊的人都有酒喝、愿孤独的人都会唱歌”乡村的酒馆传出了柳兄的歌声。
柳宗元与永州就这样愉悦的互动着,足足十年,天。
柳宗元在永州十年,一生共创作作品余篇(首),有篇(首)是在永州完成。他对千余年来永州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承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柳宗元来永州后,唐代中后期湖南共取进士17人,其中湘南地区就11人,仅延唐(今宁远)县就5人,可见柳宗元在衡水一带影响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