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步蛇 >> 五步蛇的种类 >> 这个地方曾在中国版图上消失了600年,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如果,把中国比喻成一颗参天大树的话,这棵树曾经经历了枝叶茂盛的时代,同时也经历过落叶枯枝的时期。但是,现在的中国树木粗壮,绿树成荫,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世界更是赋予中国伟大的历史使命。
在某一个历史时期,中国在经济方面、文化方面、政治方面以及军事方面都是处于世界一流的位置,那可是杠杠滴,尽管如此,我们回顾历史,中国也有着屈辱的一面,例如唐朝,大家一定很疑惑,唐朝是中国最强盛是时期之一,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屈辱的一面呢,下面笔者就来跟大家说道一二。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值得赞扬的朝代,为中国的各方面的发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是一个特别繁荣的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但是,几乎每一个朝代都会经历由繁荣走向衰亡,唐朝也不例外。
在唐朝末年,西北这个特殊的地区有了一个不小的变化,那就是,西北地区的汉族百姓们开始逐渐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朝着胡文化的方向发展了。这就是促成唐王朝衰落的原因之一,但是,每一件事情的发展变化不是莫名其妙的,都是有其发展变化的原因。
根据史料记载:在公元七百七十五年(处于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了,唐朝皇帝传令,将驻守在西北地区的精兵强将调往中原,他的目的就是结束安史之乱,不过,他的这个决定真的是害惨了唐王朝,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吐蕃趁虚而入,计划性的占领了唐王朝管辖的陇右地区。
吐蕃在占领陇右这个地方之前,就经过了周密的商议,制定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占领计划。
第一,先切断唐朝同西北地区的所有联系;
第二,待到时机成熟,进攻占领了河西走廊的各个州地方;
最后真,正意义上的占领了唐朝的陇右地区,使唐王朝的陇右地区成为吐蕃的囊中之物。
陇地右区被吐蕃占领了之后,当地的汉族人一时间也是无法接受,大部分人的内心依然留恋大唐王朝,满腔的爱国热情无处安放,但是,时间终将会冲散一切。时间长了,当地的汉民众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生活方式这个方面,像是半耕半农的农耕方式都发生了改变。
另外,有许多的汉族人都慢慢的接受了同吐蕃的联姻,愿意娶漂亮的吐蕃姑娘为妻。在吐蕃风俗文化长时间的熏陶下,他们开始配戴吐蕃民族的服饰,学习说吐蕃话,慢慢地接受了这些不一样。
8世纪末叶以后,吐蕃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日趋激化。王室内部互相争夺,使吐蕃陷于分裂。吐蕃将领之间又发生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更大的灾难。
尽管当地的汉民族已经接受了吐蕃,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是无法忘记大唐王朝的,依然有部分人坚持收复唐王朝的失地。在唐朝末年,吐蕃内部的两大势力集团发生了窝里斗,以此为开端,吐蕃的势力走向了衰落。
这时候就有人坐不住了,年(大中二年),一场天时地利人和的起义就此爆发,那么,这具体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在沙洲地区,有个人名叫涨潮义,他极不愿意在吐蕃的领导下生活,因此,等到时机成熟便发动了一场起义。他所率领的军队称为“归义军”,在短短的2年时间之内,收复了陇右地区的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以上地区在今甘肃、新疆、青海境内)等十一个州,过了几年之后,张潮义又收复了陇右地区的最后一个州——凉州,从此,让沦落到吐蕃的的陇右之地全部光复。
之后,唐宣宗在沙州置归义军,以张议潮为节度使,河西、陇右地区归附于唐朝。原本以为,收复失地之后唐王朝又能回到从前的鼎盛时期,但是,结果却有点不尽人意,唐王朝最终还是结束了自己朝代的历史进程。
之后,张义潮的收复成果,因为唐王朝的衰败而被恶狠狠的扼杀在摇篮里。
唐王朝没落之后,三股势力相继入侵陇右地区,张义潮的归义军由于孤立无援而落入了少数民族的掌控之中,曾经短暂消亡的吐蕃文化又席卷了整个陇右地区。陇右地区的汉人开始逐渐吐蕃化,尽管期间有过短暂的复兴,但是,最后都因为大唐领导集团的软弱失败而告一段落。
但是此时,吐蕃也在一步步走向衰落,自达玛死后,由于他的两个儿子,即大王妃抱养的永丹和小王妃生的欧松之间的争立,大臣们分成两派,从此吐蕃王室分成两支,连年混战。并且,吐蕃在各地的将领也拥兵称雄,彼此争立,过去一些归属吐蕃的部落也相继脱离吐蕃的管辖。
紧接着一场奴隶平民大起义爆发,席卷了整个西藏地区,吐蕃王朝在这样的局势下随着佛教的衰落而崩溃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从唐王朝开始,陇右这个地区一直处于吐蕃等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甚至,统治时间长达多年,在这几百年当中,当地的汉人们一直接受着吐蕃文化的熏陶,没有丝毫的汉民族文化的滋养。几百年下来,他们的心和人也就成为了土生土长的吐蕃人,因此,陇右地区的汉文化就像水土一样不断流失。
直到十四世纪,明王朝的建立,陇右地区又重新回到了中国的地图管辖之内。陇右地区失失得得,最终,它还是离不开祖国大地这片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