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步蛇 >> 五步蛇的种类 >> 蛇出没注意除了抗蛇毒血清,今年我们还有
老底子民间有一句俗语:“春雷惊百步,蛰虫惊出走。”意思是3月5日惊蛰以后,蛰伏了一个冬天的各种蛇、虫都要复苏了。
老话还是准的,随着天气转暖,我院最近接治的蛇虫咬伤患者多了起来。“在我手上,3月10日就接诊了今年第一例五步蛇咬伤病例。13日,一位63岁老人在田里劳作时被蝮蛇咬伤,经治疗痊愈后回到当地。”皮肤科袁丞达副主任告诉我们,他这里收治的第三例患者发生在17号。
家住富阳的40岁吴女士,周一晚上晚上去家附近小公园散步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一条拇指粗细的蛇咬中其右脚。吴女士觉得最近天气热,刚换下了厚重的棉鞋,而穿上了轻薄的网面鞋。被咬后当即就肿痛明显,医院救治。可是在治疗过程中,在注射抗蛇毒血清与破伤风皮试时发现吴女士的检验结果呈阳性,便急忙转送至我院诊治。
我院专家诊断后决定对患者使用蛇伤协定方外敷、内服治疗,目前患者情况稳定。
袁丞达副主任告诉我们:在很多人印象中,如果被蛇咬伤,那么就应该注射抗蛇毒血清治疗,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身体都能接受这种疗法。一般在注射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蛇毒血清的皮试,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则不能够通过注射方式治疗,据统计大约有15%的人群在使用抗蛇毒血清中存在风险,会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如休克、荨麻疹等。看来,这个比例还是蛮高的。
我院根据多年治疗虫、蛇咬伤经验,研发出“通利二便,清热解毒”蛇伤协定方,和“清热祛风,凉血解毒”的虫伤协定方,两者均为颗粒剂,用热水冲开即可服用,适宜轻症患者;对于重症患者或因蛇毒引起的多器官损伤,则有多学科联合诊疗,如使用肾内科的血浆置换疗法等。
除内服颗粒外,还有用于外敷解毒的蛇咬协定方,对于伤口肿胀、刺痛效果非常明显。
入春以来,气温升高,野外地区虫、蛇活动频繁,被咬伤的概率加大,为此我院蛇伤专科专家建议:
1、树立好防范意识,注意观察预防,蛇昼伏夜出,相对喜欢阴凉潮湿、植被茂盛的地方,惊蛰过后天气转暖,毒蛇出来活动也将更为频繁,尤其是雨后初晴。因此,市民到野外活动,尽量少去草木茂盛的地方,尤其是夜间(包括傍晚和清晨),要特别注意。
2、有一句老话叫打草惊蛇,如果不得不到草丛、树林等地,最好备一根杆子或折一根树枝,进行探路,也可以用来驱赶蛇。蛇的听力和视力较差,但对地面的震动很敏感,听到木棍的敲击声后,会逃走。”
3、注意保护小腿、脚踝,手指、手腕等部位,尤其是脚部,不要穿着拖鞋和网面鞋,增加咬伤概率,前文所举的三位患者在事发时脚部都穿着拖鞋或网面鞋,处于无防护状态。
4、被蛇咬伤后的处理不要对自己产生二次伤害,去年曾发生过患者被咬伤后因为恐惧毒素扩散而跺掉自己手指的,最后蛇毒造成的伤害还没有人为伤害大,对伤口的不当处理会增加新的治疗重点和负担。
医院蛇(虫)伤特色专科简介
我院蛇(虫)伤特色专科是省内救治规模、影响力领先的专科,也是针对毒蛇咬伤救治、预防与康复为一体的特色专科,专科依托我院的中医优势和急救能力,目前拥有治疗各类毒蛇咬伤的自制内服、外用中药,拥有快速、完善的毒蛇咬伤急救流程和蛇虫群体伤的应急救治预案。年5月,在第十二届“杭州生活品质·健康生活点评发布会”上,我院“融合急救、预防、科普、康复为一体的毒蛇、虫伤救治体系”荣获“大众满意的健康产品或服务·最佳现象”奖项。专科每年收治来自省内外的毒蛇、虫咬伤患者余人次,随着患者的增多,医院整合皮肤科、急诊科、骨伤科、外科、重症医学科、康复科的救治资源,将蛇、虫咬伤打造成集急救、预防、科普、康复为一体的毒蛇、虫伤救治体系,该体系节省急救时间,方便患者救治。将中医药治疗融入毒蛇、虫咬伤的救治过程是专科最大特色,我院省级名中医邬氏中医外科也充分参与其中,开设了针对特殊人群(儿童、孕妇、抗毒血清过敏患者等)毒蛇咬伤的中医药治疗,减少治疗损伤和药物损伤,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毒蛇、虫咬伤为灾害性疾病,与气候、环境与相关性,为防止突发事件发生,科室制定详细的群体蛇、虫咬伤的救治流程,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