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步蛇 >> 五步蛇的种类 >> 追梦中国人杨昌强amp罗荷珍三十年深
“您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上课是什么时候吗?”
“记得,那我肯定记得!年的秋天,我在一家打砂场上班。那时候村里的小学师资告急,仅剩一名本地教师,村民们觉得我有教师的样,老校长徐助腾到处找我,学生家长们也劝我回家教书,我就想着试试呗。”
九十年代的呈田,村民们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那时候在我们那个地方,男孩子能读到初中的就已经很少了。”作为当年村里唯一高中毕业的杨昌强,一下子就成了村民心中后补教师的不二人选。在大家的鼓励和支持下,杨昌强走上了讲台,成为了一名乡村代课教师。
山头一道一道,道路蜿蜒曲折,湖南湘西泸溪县合水镇呈田村像一座孤岛深深嵌入武陵腹地。三十年来,杨昌强和他的妻子罗荷珍守望这一方土地,守护着每一个孩童成长,一砖一瓦、一桌一凳上都镌刻着他们的青春年华。
湖南湘西泸溪县合水镇呈田村的代课教师杨昌强与罗荷珍。受访者供图
“红花女”与“绿叶男”
上世纪九十年代,杨昌强花了几个月的课时费买了一台海鸥照相机,走村串寨为人拍照补贴家用。在机缘巧合之下,与三十公里外兴隆场镇五里坪村学医护的姑娘罗荷珍相识,那时候的联络远不如现今方便。通过信件传递,爱恋在两人之间悄悄升腾。
在与罗荷珍往来的众多书信中,杨昌强印象最深的是为她送冲洗好的相片时,在装相片信封中偷夹带了一张“靓照”。那是年5月杨昌强赴湖南师大高考英语专业复试后爬岳麓山的个人留影。相片背后他附了一首打油诗: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手按快门留倩影,
定格心底难忘怀。
斗胆扮唱天仙配,
要学董永牵七妹。
你如情同也意合,
取相之日留家门,
愿相机是红娘,相片为红线!
红花女!
我可否是你的绿叶男?
如此,两人便定了情。
夫妻俩在村里的“夫妻树”前驻足。受访者供图
“罗老师可能比较喜欢我身上的书卷气吧,哈哈。”提及与罗荷珍的相识,杨昌强幸福洋溢眉间,颇有些腼腆的笑了。
年国庆节后,小两口迎来了最难忘的婚礼。“因为我们这边的传统,清晨就要把新娘子接过来,村里学生家长和村干部拿着火把走在月色中,真就像是课本里说的那样,鲜艳的火把在大山里蜿蜒曲折。”
这份温暖,冲击着杨昌强的心。他深深记得幼年时,父亲被五步蛇咬伤,此后多年一直卧病在床。十三岁那年,因为农村医疗条件有限,母亲去世。杨昌强多年来孤苦无依没有积蓄,此次婚礼村民们为他出钱出力,来回几十里山路,背回了罗荷珍和她的嫁妆,为帮杨昌强省钱没吃一口喜宴。
“我也欠着村民们一份情。”所以,在年呈田村师资又一次告急时,罗荷珍放弃从医,毅然走上三尺讲台。
罗荷珍和学生们一同在教室前画画。受访者供图
深山托梦人
在呈田无数枝叶荫蔚的树木中,有两棵金丝楠木在山崖峭壁中扎根且相互依偎,舒枝展叶庇护一方生灵,当地人称之为“夫妻树”。杨昌强与罗荷珍每每经过总要停驻观望一会儿,静静看树上鸟儿筑了新巢,恍如夫妻二人呕心沥血,也终于在大山深处种下了希望。
呈田村交通闭塞,经济水平深受限制,这些年村里的劳动力大多都选择外出务工,只留下白发老人与稚嫩孩童。为孩子们打水,背孩子们过河,这么多年,身为教师更是如同父母,罗老师的温柔细腻与杨老师的伟岸严谨,抚慰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年秋天,呈田小学终于迎来了在新校舍的第一个学年,杨昌强与罗荷珍笑作一团,在那之前,这所长在大山深处的小学条件苦不堪言。“老学校其实就是五六十年代一个生产队的仓库改建的,到了年早已淹没在民宅里,光线也不好,甚至只能去农户的猪圈里上厕所,孩子们害怕,罗老师就抱着他们撒尿。”
没有厕所,没有充足的师资,甚至连教具也没有。“住山靠山,近水靠水,书本里比较抽象的知识就要利用手边的物件把它转换为直观的,这样才事半功倍。”在橘子上插入筷子,两段定做南北极点,画上赤道、南北回归线,橘子转动,星辰变幻、岁月变迁尽在眼前……
二十八年,老师走了一个又一个,年只剩下杨昌强和罗荷珍两人,呈田小学也逐渐被人称为“夫妻学校”。二十八年,这所夫妻学校教导了两代人,培养出了58名大中专毕业生、6名研究生、1名留学博士,呈田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秀才村”。
杨昌强给学生们上课。受访者供图
年4月杨昌强调任至兴隆场镇密灯小学,年9月又因其丰富的从教经验可独当一面,被调任至六公里外的木坨希望小学。杨昌强总是在周末翻越一座山,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赶回家,帮妻子做些农活。“长期以来我一直和我爱人搭档,突然调任我非常牵挂,我走了呈田小学就只有她一个人,有些放心不下。”
如今,罗荷珍独自守候着呈田小学11名学生,还要进行复式教学,学前班和一二年级统一授课,工作压力突然增加不少,一整天围着讲台转,自此讲台也便成了她的办公桌。
“早出晚归,每天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大儿子当兵,小儿子也在外读书,丈夫远派,热热闹闹的家如今也只剩下罗荷珍一人,从学校归来忙些家务,生火做饭,批改作业,一忙便到了深夜,如此生活日日反复。
“让孩子们有书可读,摆脱贫困,走出大山。”一如罗荷珍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