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农村这个季节抓蜈蚣的岁月你还记得吗?还记得年幼时家中贫寒,手中从来没有过什么零花钱,过年也未见什么红包压岁钱之类,家中的房屋背是靠大山的,虽然山不是很高,但山山相连,绵延近十里丘陵地带。每到清明之后的时节,4、5月间,乡间夜晚路边到处是捉蜈蚣的人,他们带着头灯,提着桶子,抓蜈蚣,每只蜈蚣可以卖到几毛到1-2元左右。不时听说有人一晚上抓到的蜈蚣可以卖上百元。这是老家农民意外的财源也不,小时候看大人们抓蜈蚣,去收购站卖蜈蚣,我也时常约上儿时的几个小伙伴我们三五成群,上山去捉蜈蚣,每年五一的时候都可以赚到几十上百块钱,这对于儿时的我们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我们伙伴每人一手持小木棍,一手拿布袋子,将山上的石头一块块逐一翻开,仔细的寻找。若发现有蜈蚣(小的是不要的,必须有25CM长左右)便用小木棍按住蜈蚣头部(蜈蚣爬行速度较慢),用右手上拇指的指甲左一下、右一下将蜈蚣头部两边的角掐去,然后用手将蜈蚣抓起,放入布袋中,每次大约能捉到20至30条,记得最多的一次我抓了大约条左右嘻嘻。捉回来之后,准备一些细细的小竹签,竹签一头扎住蜈蚣的头,一头刺住蜈蚣的尾部,竹签呈弓状,将蜈蚣的身体拉直。然后放到太阳下晒着,将蜈蚣慢慢晒干。然后将所有晒好的蜈蚣一起拿到收购站去卖,一条大蜈蚣记得当时能卖5毛钱,有时候一个假期下来,我所捉住的蜈蚣估计有数千条之多。刚刚开始时对蜈蚣的习性我是不了解的,捉得多了也就有了一些逐步的了解。譬如,捉蜈蚣时你一定要分清蜈蚣和百足虫的区别,两者大小、块头、颜色都差不多,你千万不要弄错了,百足虫据说有剧毒,颜色通体墨黑,左右共有50对脚,而蜈蚣是红黑相间的,25对脚。另比如蜈蚣都是独居的,不会群居。天闷热快要下雨的时候,是捉蜈蚣的最好时机,那时蜈蚣都从土里爬出来,躲到石头下来。被蜈蚣咬了会比较痛,小时候第一次抓蜈蚣的时候就被咬得哇哇大叫,眼泪直流,可用食用油抹一下伤口,每二天鸡叫的时候就会不痛了。蜈蚣抓得多,遇到的危险也多,我是知道有蜈蚣的石头下面不会有蛇,因为蛇和蜈蚣是相克的,蛇都怕蜈蚣,但蜈蚣特别怕鸡。但你怎么知道翻开的石头下面会是什么呢?所以经常与蛇不期而遇。可以说与各种蛇都打过照面。有五步蛇、银环蛇、金环蛇等剧毒蛇,聋子蛇,也碰到过长约5至6米的大蛇。记得有一次,在接近山顶一片竹林里的一块石头下碰到了一条青蛇,约有口杯粗,长约5至6米,不知其名称,翻开石头之后,此蛇头部高高昂起,因我幼小时,多在山中玩耍,见过的蛇较多,胆量较大,虽不知此蛇名称,倒也不惧,双方相互对峙5至6分钟,互不退缩,本想一锄头砸死它,后此蛇见无机可乘,只好主动溜走了。与蛇相遇相斗成为我们每天都要上演的惊险游戏。至今回想起来,犹觉不可思议,当时倒也浑然不觉,当然我也捉过蛇卖,那是后话。清明节这段时间回去,只见群山翠绿,山上草木疯长,林中难觅一条小路,再也无人上山砍柴,更不用说捉蜈蚣了。每每回想起捉蜈蚣的日子,诸多感慨涌上心头,特记录如此,供大家茶余饭后消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