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胡用梅郴州报道编者按:对于大山里的人来说,路,就像暗夜里燃起的火炬,照亮着山里山外的世界。上个世纪80年代,因为东江湖蓄水工程,湖南省资兴市清江、滁口两镇居住在山里约2万人,因“路”不通被湖水阻隔了30余年。山高陡峭,修路难于上青天。但,今天,几代资兴人凭借毅力和智慧打通了这条“天险之路”,让“清滁”人日夜盼望走出大山的路,终于成为现实。车轮滚滚,与时代脉搏同频,从此山里的世界不再寂寞。勤劳的库区人喜出望外的同时,也更多看到了他们内心极度渴望的希望与未来。清滁公路上的崇山峻岭。(朱丽萍/摄)有这样一群孩子,为了求知,不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还是白天黑夜,陡峭的大山是他们唯一的必经之路。在还未经社会的洗礼前,他们只有用幼小的身躯,在自己的求学之路上翻山越岭,跨越艰难险阻,才能拿到唯一改变人生命运的入场券。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大山里的孩子。滁口镇荷坳村杨柳奋组的肖军(化名)曾经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山里的孩子。见到他时,他正站在一个水果摊前售卖水果。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头发花白、身材瘦弱、脸色苍白的他,竟出生在80年代。肖军回忆说,自己的求学路是一条翻山越岭之路。从村组到荷坳村小学,每天来回走4个小时山路;五年级开始,从家里到滁口镇中学单程就要4小时山路。“经常中午12点出发,扛着大米,下午4点以后才能到达学校”。清滁公路上的秀丽风光。(朱丽萍/摄)除了上学路途的遥远,自然条件的恶劣也时时考验着幼小的他们。“森林的气候也很多变,经常突发大雨或暴雨,上学路上’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肖军说,对大山的未知恐惧,时时侵袭着幼年的他,更可怕的是时常还有毒蛇与他不期而遇。最终他的命运也因为一条毒蛇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肖军的父亲,身体健壮、身手敏捷又勤劳肯干,家里的生活一度过得还不错,却在十多年前的一次意外,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塌。那是年的一天,为了挖一种树根,父亲翻高山,越峻岭。谁知当他正为挖到树根而欣喜时,左脚却踩在一条五步蛇上!很快,被咬的左脚肿成了拳头大。清滁公路上的秀丽风光。(朱丽萍/摄)五步蛇毒性大,伤口深的话,死亡率高,第一时间快速注射抗毒血清是唯一救治的办法。而紧急关头,父亲深知,大山里荒无人烟,更不要说第一时间注射抗毒血清,唯有走回家才有可能得救。在做了简单的包扎处理后,他沿着来时的路,一步一步艰难的返回。运动越多,毒液也就扩散越快。“好在父亲身体一贯健硕,他坚持拖着早已麻木的左腿,一路艰难的爬行了6小时,最后昏倒在了家门口。”肖军说。家人见状,立马包船,慌忙赶往镇卫生院。然而,医院后,却被告知镇里医疗条件差,无法进行救治。晚上10点,医生建议转院。无奈之下,他们只有继续包快艇,快速赶医院进行抢救。深夜12点,父亲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此时,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8个小时!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毒液大面积扩散,要保命,只能截肢!截肢后的父亲,深受打击,意志消沉,只能在家做点轻活,再也不能出去为家里谋生。这样,生活的重担完全压在了肖军的身上。19岁的他,由于学历不高又缺乏工作经历,更重要的是还得照顾失去左腿的父亲,最后也只能选择在家谋生,走出大山也成了他的奢望。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几年前,肖军身体也出现问题,受制于家庭经济条件,不能得到好的医疗救治,身体每况愈下,重活、累活都干不了,只能靠在镇上售卖水果勉强维持营生。“他以前是非常优秀的一位学生,身材高大,思维敏捷。”曾经任教的王跃华老师叹息着说。清滁公路上的崇山峻岭。(朱丽萍/摄)谈及清滁公路,肖军立刻从沉重痛苦的回忆里超脱出来,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他开心地说,现在村里、镇上,有了这条公路,楠竹也能运出去,以前是一根都卖不了,现在已经卖了好几万根;村里的柑橘也不怕烂在树上或家里,因为大货车直接可以到田间地头,;孩子们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上学,坐上自家的摩托车,10多分钟就能到学校......“要是早有这条路该多好!”肖军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大山里的“大山”①一个建房梦,他们等了20多年大山里的“大山”③李添宝的梦想:过上让城里人都羡慕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