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步蛇 >> 五步蛇的形状 >> 重庆大雨冲出大蛇,男子冒雨擒拿,蛇咬人除
持续的高温天气让重庆迎来了强降雨,在7月18号上午,渝北、九龙坡等一些路段均出现了内涝,积水深处甚至没过了汽车发动机,不少车辆因此而熄火抛锚。
大雨不仅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对一些小动物也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雨水不断冲刷山体,一些原本生活在野外的动物,也被雨水冲刷了出来,并随着雨水进入人类活动的区域。
这不,一条大花蛇被暴雨冲到了大马路上,引起路人不断发出惊呼声,一雨衣男见状,果断冒着大雨徒手擒拿了该蛇。
大雨冲出大蛇,男子徒手擒拿
随着天气不断变暖,蛇类等动物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夏季是蛇类最为活跃的季节,所以在这个季节里,我们要格外警惕这些动物。
一直以来,人类活动的区域对于野生动物来说,仿佛就是“禁地”般的存在,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城镇迅速扩张,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被压缩,整体上呈现“人进兽退”的趋势。
但也有一些动物是例外的,它们不仅不害怕人类活动的区域,反而热衷于往这里进。
蛇就是这样一种动物,全世界范围内,每年都会发生大量的“蛇进家”事件。另外,城市里的一些绿化设施,也为蛇类等动物提供了生存之所。
根据网友所拍摄到的视频可以看出,暴雨冲刷的马路,一条大花蛇也随即被冲到了马路上,不少路人见状都感到害怕,不断发出惊呼声,生怕被咬了。后来一名穿雨衣的男子见状,果断冒着大雨徒手抓住这条大蛇。
从画面来看,这条蛇大约有2米长,如孩童手臂般粗壮,这样体型的蛇在城市中是不常见的,难怪众人会惊呼。
强降雨淹没了蛇的住所,迫使它离开了自己的栖息地,这才出现在了大马路上。
夏季“蛇出没”花样百出
农村有句老话说“七月黄蜂,八月蛇”,简洁明了地点出了黄蜂、毒蛇这些“毒物”出没的季节。蛇是变温动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冷血动物。
当气温低时,它们不活跃,冬季往往需要冬眠;而当气温达到25摄氏度时,蛇就会变得比较活跃;当气温达到30摄氏度时,蛇就会变得异常活跃。
因为夏季气温高,所以是蛇类最为活跃的季节,每年的夏季,都会发生大量的“蛇进家”、蛇咬人事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都有大约10万人死于毒蛇咬,而被蛇咬伤的数据就更大了。
另外,夏季也是消防最忙的季节之一,倒不是因为救火,而是抓蛇。比如截至7月9日,攀枝花市消防救援支队一共处置了起捕蛇警情,最多一个月捕蛇一百多条。
夏季是遇蛇的高发期,“蛇出没”可谓是花样百出,你甚至想象不到它们会在什么地方出现。典型的是住宅区,也是蛇闯入人类生活区域最常出现的地方,比如家里凌乱的墙角、杂物堆等等。
蛇闯入家中,出现的位置也多种多样,比如藏身天花板、厨房角落、床底、沙发底下,更为恐怖的是马桶也是蛇经常出没的地方。
比如江苏泰州一名女子,正准备如厕时,发现马桶里有异物,刚开始还以为是谁没冲水,仔细一看才发现是条蛇,魂都吓没了。
相对而言,湖北恩施五峰山村的男子罗某就没那么幸运了,在年国庆期间,他在自家上厕所时,就因为疏于观察,如厕时被毒蛇咬伤了下体。
除了住宅之外,家禽豢养区也是蛇出现比较频繁的地方。蛇闯入人类活动区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因为夏季户外炎热,蛇受不了,相对而言,人类的房子里就显得比较清凉,于是出于本能,蛇自然往家里闯。
二是人类居住的地方,往往养有家禽,老鼠数量也比较多,能为蛇类提供食物。
汽车因为停在户外的缘故,往往也是蛇类经常光顾的地方,比如在四川成都,6月26日,一男子正开着车,突然间一条大蛇从引擎盖上窜出,着实被吓了一大跳。
用雄黄驱蛇管用吗?
蛇不管有毒没毒,人类对蛇的恐惧是刻进骨子里的,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相信没有人会愿意被蛇咬吧?既然夏季是蛇进家的高发期,那么人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从小看电视的我们从电视剧里知道,蛇最怕的就是雄黄,比如《白娘子》里的白素贞,就是因为喝了雄黄酒才现出原型的,那么用雄黄来驱蛇,是不是真的管用吗?
央视节目《是真的吗》做过一个相应的实验,实验者先在预设的路上撒上了一包雄黄粉,然后分别使眼镜蛇、五步蛇、王锦蛇从该路径经过,发现只有眼镜蛇做出了疑似回避的行为,而五步蛇、王锦蛇直接无视雄黄粉,大摇大摆溜过去。
除了央视节目之外,一些其他的科普实验也证明了蛇并不怕雄黄粉。实验者还用一只被浸泡过雄黄酒的小白鼠,放到蛇的面前,这只小白鼠很快就被蛇吃掉了,可见蛇也不怕雄黄酒。因此,无论是用雄黄粉还是雄黄酒,都不能有效驱蛇。
另外,蛇怕大鹅也是无稽之谈,现实中大鹅被蛇吃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比如云南大理、福建漳州在年、年均报道过蛇吃鹅的事件。
既然这些人们传统印象中的驱蛇方式都不管用,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有用的呢?
实验发现风油精加捣碎的大蒜等具有强刺激气味的物体,会让蛇产生回避行为,但这在现实中的作用不大,毕竟置于开阔地带上,这些物体的气味会很快挥发四散,无法聚集形成强刺激性。
真正有用的做法是防患于未然,比如针对蛇喜欢阴暗角落的习性,将家里收拾地整洁明亮,让蛇无处躲藏;将家里的门窗关紧,堵住墙角漏洞,让蛇无法进家;将居住区与家禽饲养区分开,将家里的鼠患清除,都有利于防止“蛇进家”。
被蛇咬了怎么办?
夏季是遇蛇的高发期,也是被蛇咬的高发期,因此我们在外出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不要到陌生的山区走动,野外行走时要注意脚下。
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则要尽量远离绿化带、花坛等地方,因为这些地方,也是蛇类喜欢躲藏的地方。
比如5月中旬的时候,在海南游玩的易先生不慎将口罩掉落在酒店花坛里,在他伸手捡口罩的时候,就被一条毒蛇咬伤了。
有时候尽管我们很注意,但也难逃被咬的厄运,那么一旦被毒蛇咬伤之后,除了打之外,还应该怎么办呢?
正确地自救能够为医生的到来赢得宝贵的时间,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冷静下来,紧张和激动只会加速蛇毒扩散。
此时我们可以坐下来,减压让血液缓流,同时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在伤口近心端用绑带扎好,但需要注意每隔一段时间就松绑一次,避免血液不流通而导致肢体末端坏死。
有条件的最好将蛇用手机拍下来,方便医生以最快速度找到对应的抗蛇毒血清,因为最快速有效地解蛇毒方法就是注射抗蛇毒血清,我们所有的自救手段,都是为这赢得时间。
电视剧里很多都是骗人的,比如被蛇咬了之后,千万不要用嘴吸,同伴吸可能会导致双双中毒,自己吸可能嘴巴又中毒了。
夏季气温高,蛇出没频繁,夏季雨水多,蛇被冲到马路上的情况也多,因此在涉水的时候,要尽量小心。蛇一般不主动攻击人,但如果踩到它或者惊吓到它,就另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