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步蛇 >> 五步蛇的天敌 >> 请叫他们ldquo海岛特工队rdq
大家心目中的特工想必都是头脑敏锐,身手矫健。小e听闻,舟山也有一支由22个人组成的“海岛特工队”,负责舟山多公里范围内的24条线路、基铁塔。他们又身怀哪些绝技呢,快来一起看看吧!
特工技能一
速爬高塔
难度:
米,不过是很短的一段路程,如果按照一般人的奔跑速度,只需要一分多钟便能跑完。
如果这米是垂直距离呢?
普通人或许想都不敢想,但“海岛特工队”的队员们只需要25分钟。
年3月8日一大早,队员们来到了位于舟山大猫山岛的输电铁塔,对设备运维的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并对导线金具、附件、在线监测设备进行查看。为提高工作效率,他们先坐电梯到达米的高空平台。
从电梯启动到米的高空,耗时1分45秒!
剩下的米就需要运维人员攀爬了。
丁明磊系好安全带、戴上手套、做好安全措施后就开始往上爬,一会儿就手脚麻利地爬到了5层楼的高度。丁明磊的身体很壮实,但他这结实的身板也曾经因为爬塔累到虚脱。
有一次岱山蓬洲线架空地线抢修,我上上下下连续爬了3趟,每趟得爬将近1小时。那天工作结束我看了一下手机,里面运动数据显示我相当于爬了多层楼……回到家我一躺下再也起不来了,第二天睡了一整天。
在高塔上干活,海风劲猛,大风刮得丁明磊连睁开眼都很困难,他看了下风速仪,显示风速达到了18米/秒。
请隔着屏幕感受一下肆虐的狂风
丁明磊的主要任务是检查电塔其他设施。走在悬空的廊桥上,离地米,在朝海的方向,有一盏航空障碍灯,丁明磊踩着一根悬空没有栏杆的钢管,一踩一跨便过去了,显得异常轻松。
特工技能二
高空走线
难度:
站在上百米的高空,脚踩在铁架和电缆上,就像走钢索的人,维系生命的,就只有一根安全绳,这便是高空走线了。
丁同臻是队里高空走线的高手,他走线快而稳。但谁能想到他曾经严重恐高。
丁同臻说:“为了克服恐高的心理障碍,那时我没事就往高楼楼顶跑,我们调度大楼在临城算挺高的,我就跑大楼,后来旁边造了更高的港航国际大厦,我就跑港航国际。慢慢的,还真不怎么恐高了。”
回忆起年自己第一次在这座米输电高塔的高空走线,丁同臻依旧印象深刻,“晓昌4R19线,早上7点出门,到下午2点多才干完活,中饭也没吃。从76号塔走线走到86号塔,连续走了3个多小时,下来的时候我的腿都是抖的,四双手套全被磨破,我的手也磨伤了。”
如今,这种高强度作业,丁同臻已经驾轻就熟。
特工技能三
海上巡线
难度:
陆地巡线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但你们听说过海上巡线吗?舟山岛屿密布,电力通过跨海高塔线路和海底电缆输送到各个岛上。海底电缆可以通过AIS、视频、光电扰动等技术手段进行实时监控,跨海线路则需要由输电运检人员人工巡查。
舟山海域内3.5万伏~50万伏输电线都在特工队的巡查范围内。他们乘坐巡视小船前往各个岛屿对海缆登陆点、终端塔等设备进行特巡。海岛巡视一般时间较长,前往某一片区域的小岛往往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巡视人往往会自备干粮水源。
丁明磊笑着说,海上巡线时,日晒雨淋也就算了,上了岛之后还时不时要被蜂蛰,被蛇咬,被狗追,被猪拱……都可以拍一部“奇幻历险记”了。
最初开始巡线的时候,看到蛇就胆战心惊,现在就跟看到小伙伴一样,什么五步蛇、七步蛇、银环蛇,有毒没毒,一看就知道,活生生成了“野生小专家”啊!
特工技能四
无人机巡线
难度:
无人机巡线主要是运用无人机对杆塔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包括了杆塔本体、绝缘子、带电部位、架空地线等。
但是在米的高空,风速与地面不同,无人机操控人员需要凭借经验来控制无人机的位移速度,避免无人机发生撞击铁塔等事故,这就对这支海岛特工队的技能提出了极大要求。
另外,无人机从船上起飞,遇到最多的问题是磁干扰和自动驾驶的难题。
一方面,由于铁制的巡线小船在无人机起飞时会对其造成磁干扰,因为无人机要在磁罗盘校准后迅速起飞,才能避开干扰。
另一方面,在海面上,船是会飘流浮动的,飞机自动返航就会像刻舟求剑一样返回原来的起飞点。所以要用移动起降功能,使用双基站差分定位移动的位置,保证飞机安全返航。
操作人员认真地盯着手机屏幕,手指有序地操控着远在山林中的无人机,在距离铁塔、导线数米处,时而飞行定位,时而悬停拍照。
上得了铁塔,走得了导线,巡得了设备,飞得了无人机……
他们就是“海岛特工队”。
供稿:舟山公司(吴玲郭巧玲丁明磊)
编辑:王晓邓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