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蛇

中国古代十大名剑,光听名字就厉害

发布时间:2022/9/3 20:19:44   

剑虽是一把武器,但是剑在中国早已超越了武器的存在,它更代表着一种精气神。铸一把上等宝剑,少则数月,多则数年,这个漫长的制造周期后诞生的每一把剑都是无价之宝。而中国古代的十大名剑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今天小哲就为大家盘点了一下。

第一剑

圣道之剑——轩辕剑

来源(铸造者):一种说法是诸神赐予黄帝击败蚩尤的神剑,由诸神采首山之铜所铸;另一种说法是黄帝命一对十分恩爱的铸剑师铸剑却神剑终不可成,某日黄帝受神灵点化,在铸剑时割自己的手臂之肉投入剑炉,神剑始成。

使用者:黄帝、夏禹

剑身特点:轩辕剑的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而剑柄两侧,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

去向:黄帝将这把象征着华夏民族之气的圣道之剑,传给了夏禹

第二剑

仁道之剑——湛泸剑

来源(铸造者):铸剑世祖——欧冶子

使用者:越王勾践、吴王阖闾、楚昭王、岳飞

剑身特点:通体黑色、浑然无迹的长剑让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锋利,而是它的宽厚和慈祥。它就象上苍一只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黑色的眼睛,注视着君王、诸侯的一举一动。

去向:在吴越争霸是,越王勾践战败,将其作为贡品先给吴王阖闾,吴王视若珍宝,终日佩戴在身,后又落到楚昭王手中,最后传到南宋名将岳飞手中,“风波亭”后不知所踪。

第三剑

帝王之剑——赤霄剑

来源(铸造者):以公孙冶为首的五位铸剑大师,柔和天下百种精石,耗时八年终成神剑。

使用者:汉高祖刘邦

剑身特点:赤霄剑长三尺,剑身以玄铁铸造,人离剑七步之外,就可感觉到一股浓厚的帝王之气,故此称之为帝王之剑。据说此剑出炉时,乌云密布、雷雨交加、狂风四起,就连王气所集之地秦王宫都未知震动不已。

相关:汉高祖刘邦凭借此剑“斩蛇起义”开创汉朝霸业

第四剑

威道之剑——泰阿剑

来源(铸造者):欧冶子与干将联手在浙江最高峰风阳山所铸

使用者:楚昭王

历史典故:楚国的都城已被晋国的兵马围困三年。晋国出兵伐楚,是想得到楚国的镇国之宝:泰阿剑。世人都说,泰阿剑是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但是两位大师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说泰阿剑是一把诸侯威道之剑早已存在,只是无形、无迹,但是剑气早已存于天地之间,只等待时机凝聚起来,天时、地利、人和三道归一,此剑即成。晋国当时最为强大,晋君当然认为自己最有资格得到这把宝剑,但是事与愿违,此剑却在弱小的楚国铸成,出剑之时,剑身果然天然镌刻篆体“泰阿”二字,可见欧冶子、干将所言不虚。晋君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向楚王索剑,楚王拒绝,于是晋君出兵伐楚,欲以索剑为名借机灭掉楚国。兵力悬殊,楚国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并且都城也被团团围住,一困三年。城里粮草告罄,兵革无存,危在旦夕。

这一天,晋国派来使者发出最后通牒:如再不交剑,明天将攻陷此城,到时玉石俱焚!楚王不屈,吩咐左右明天自己要亲上城头杀敌,如果城破,自己将用此剑自刎,然后左右要拾得此剑,骑快马奔到太湖,将此剑沉入湖底,让泰阿剑永留楚国。第二天拂晓,楚王登上城头,只见城外晋国兵马遮天蔽日,自己的都城宛如汪洋之中的一叶扁舟,随时有倾灭危险。晋国兵马开始攻城,呐喊声如同山呼海啸,城破在即。楚王双手捧剑,长叹一声:泰阿剑,泰阿剑,我今天将用自己的鲜血来祭你!于是,拔剑出鞘,引剑直指敌军。匪夷所思的奇迹出现,只见一团磅礴剑气激射而出,城外霎时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晋国兵马大乱,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军覆没。这件事情过后,楚王召来国中智者风胡子问道:泰阿剑为何会有如此之威?

风胡子说: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而内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处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内心之威的卓越表现。正是大王的内心之威,激发出泰阿剑的剑气之威!

相关:有成语“泰阿倒持”,意为“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所以,泰阿剑又被命名为太阿剑。

第五剑

诚信高洁之剑——七星龙渊剑

来源(铸造者):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

使用者:伍子胥

剑身特点: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世巨龙盘卧,是名龙渊。后为了回避唐皇李渊之名更名为龙泉。

名字来源: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因荒不择路,逃到了长江边。前是波涛万顷的长江水,后有刀枪在手的万千追兵,正在危急万分之时。一渔翁驾一小船将伍子胥渡过对岸,伍子胥要其留名,以图日后回报。渔翁不言其名,只自称“渔丈人”也。伍子胥无奈只好作揖道别,但行出不远,总感不谢救命之思,非君子所为。于是又返了回来,并解下腰间的祖传三世的七星龙渊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

“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宝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完,横剑自刎。因为有了这个故事,七星龙渊剑就是成了一把诚信高洁之剑。

第六剑、第七件

爱情之剑——干将、莫邪

来源(铸造者):干将莫邪

使用者:楚王、干将莫邪之子赤

剑身特点:干将剑刃长三尺,柄长六寸,刃宽约三寸许,系红缨剑絮,约三斤十二两,剑身有龟纹雕饰,舞动时犹如虎啸。

莫邪剑刃长四尺,柄长一尺,刃宽约两寸许,系湖绿剑絮,重约十锵,即约四斤二两七分,剑身有漫冶,即水纹雕饰,舞动时银光流泻,如银蛇吐信。传闻:据传说两柄剑不可分离,两个使用者就算是有深仇大恨,也会渐渐的爱上对方。

第八剑

义勇不法之剑——鱼肠剑

来源(铸造者):欧冶子在湛卢山上所铸的五把名剑之一

使用者:专诸

剑身特点: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锡;若耶溪之铜,经雨洒雷击,得天地精华制成。鱼肠剑是专诸置匕首于鱼腹中,因此剑身不足半尺。故此称为鱼肠。

名字另外来历:认为因为剑身上的花纹犹如鱼肠,这种鱼肠倒不是指生鱼的内脏,而是要将一只鱼烤熟,剥去两胁,然后再看鱼肠,则有点像古剑剑身上的纹路,曲折婉转,凹凸不平,因此而得名。据说清朝吴大皙藏有战国鱼肠剑的墨拓本,满刃花纹毕露,就宛如鱼肠一般。其实不光是鱼肠,剑纹还可以像龟文、像高山、像流波、像芙蓉……

第九剑

尊贵华美之剑——纯钧剑

来源(铸造者):此剑依然是欧冶子在湛卢山所铸

使用者:越王勾践

剑身特点:在《越绝书.外传记宝剑》中,是这样述它的:“如芙蓉始出,观其(纹),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观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焕焕如冰释,此所谓纯钩耶”。

纯钧剑,外观虽然精致华美,观之,令人赏心悦目,但锋芒决不因其华美而减之,它斩金截铁,依然如同摧枯拉朽。也就是它将亮丽优美与锋芒不减完美地融为一体,被喻为尊贵无双的千古绝唱之剑。

现代版:据说在年“龙泉论剑”时,龙泉工匠曾向金庸先生赠送了一把现代版的纯钧剑,金庸先生也为此剑亲笔签名,并刻上了剑刃。该剑原型现珍藏于浙江大学。

第十剑

有影无形之剑——承影剑

来源(铸造者):不明

使用者:商天子、春秋时卫人孔周

名字来历:春秋时的一个黎明,卫国郊外一片松林里,天色黑白交际的一瞬间,一双手缓缓扬起。双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剑柄,只有剑柄不见长剑剑身,但是,在北面的墙壁上却隐隐投下一个飘忽的剑影,剑影只存片刻,就随着白昼的来临而消失,直到黄昏,天色渐暗,就在白昼和黑夜交错的霎那,那个飘忽的剑影又再次浮现出来。扬起的双手划出一条优雅的弧线,挥向旁边一棵挺拔的古松,耳廓中有轻轻的"嚓"的一声,树身微微一震,不见变化,然而稍后不久,翠茂的松盖就在一阵温和掠过的南风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轮,昭示着岁月的流逝。天色愈暗,长剑又归于无形,远古的暮色无声合拢,天地之间一片静穆。这把有影无形的长剑就是承影剑。

去向:在春秋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7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