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步蛇 >> 五步蛇的种类 >> 被五步蛇咬,走几步才最安全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柳宗元《捕蛇者说》
前方有蛇出没
《捕蛇者说》在许多版本的中学教材中都有收录,相信很多同学都已经背诵并翻译过全文了(虽然到今天可能只记得第一句话)。这篇文章中提到的黑质而白章的异蛇,就是尖吻蝮。
成熟的尖吻蝮,黑质而白章。图片:RandMVanNostrand/FLPA/mindenpictures
只要嘴够尖,别人就看不见我
尖吻蝮属于蝰科蝮亚科,由于外观形态上与其他蝮蛇有着显著的差异,所以被单独列为一属,即尖吻蝮属。
在动物中,这些只有一个下级成员的分类单元,叫做“单型”(Monotypic),比如:单型目企鹅目Sphenisciformes,仅包含一个科企鹅科Spheniscidae;单型科小熊猫科Ailuridae,仅包含一个属小熊猫属Ailurus。“单型”也意味着,它们相较于其他近缘物种,显得颇为与众不同。
小熊猫属原本是单型属,唯一物种小熊猫Ailurusfulgens原本有两个亚种——毛色偏浅的喜马拉雅亚种A.f.fulgens,以及毛色偏深的中华亚种A.f.styani。年2月的一项研究显示,这两个亚种差异显著,更支持把它们分别提升到种的地位。图片:CarlosDelgadoGregHume/wikimedia
顾名思义,尖吻蝮在外观上最显眼的不同之处,是它明显延长而突出的尖吻,其学名中的acutus也是由此而来,在拉丁语中是“尖锐、锋利”的意思。不过在尖吻蝮的成长过程中,这一突出的吻部会被逐渐磨损,变得短且圆润,所以一些老年个体的尖吻特征并不明显。
年幼的尖吻蝮。图片:植桐
这个尖吻有什么作用,目前还没有很确切的解释。有观点认为,这种不规则的头部轮廓,或许可以起到模糊外形从而隐藏自己的作用。
在蛇类中,还有其他亲缘关系和尖吻蝮相距甚远的一些物种,也在头部或多或少有着各种不规则的突起,比如同样吻部延长突出的尖喙蛇Gonyosomaboulengeri、长吻瘦蛇Ahaetullanasuta,或是眼眶上长了“角”的角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cornutus、角树蝰Atherisceratophora。
依次是尖喙蛇、长吻瘦蛇、角原矛头蝮、角树蝰。图片:TimVickers/wikimedia;viewmantra.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