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步蛇 >> 五步蛇的种类 >> 永康立足绿水青山筑造省级现代林场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章芳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更加注重生态建设,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国有林场林区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主要功能是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要推动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提出这“两个转变”是对林业使命的新判断和对国有林场林区功能作用的新定位。新形势下,大力推进国有林场林区改革,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福祉、改善林区民生的重大任务,对保护好、发展好我国珍贵的国有森林资源、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近日,市林场岗谷岭林区护林员张德强和杨西坑林区护林员应尚岳、王周才等人翻山越岭两个多小时,来到白云林区参加每季度一次的法律法规学习以及工作汇报会。近年来,我市以“生态保护优先,产业发展充分,基础设施完备,林区富裕和谐”为目标,积极打造省级现代林场。而当天的学习会正是现代林场打造的具体举措之一。此外,市林场还加强生态保护、发展多元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凝心聚力提升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为市民提供一个集休闲观光、科普宣教、文化传承等于一体的“城市后花园”。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助力现代林场建设市林场高级工程师应光明介绍,林场主要由岗谷岭、白云、杨西坑这三个林区组成,森林覆盖率达97.5%,以杉木林、马尾松林和次生阔叶林为主,是一座天然的森林氧吧,是我市城市的绿肺。据调查统计,林场内植物共有科属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共11种。林场内地形复杂、植被茂密、水源充足、环境幽静,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良好场所,有余种野生动物栖居在此。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黑麂、白颈长尾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9种(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鸳鸯、松雀鹰、赤腹鹰、斑头鸺鹠、五步蛇、滑鼠蛇)。林场林木茂密,以人工杉木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丰富的森林资源呈现出一步一景、四季变幻的层次与色彩。春天山花烂漫、细雨含烟,每片叶子都因雨露滋润而翠绿欲滴;夏天绿波荡漾、松涛阵阵,可对坐流泉听蝉鸣虫吟;秋天层林尽染、月白风清,山峦重重叠叠,犹如置身于中国的水墨画;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柳杉林晶莹剔透,宛如进入童话般的冰雪世界。游览这座我市的后花园,呼吸这里城市绿肺的清新空气,更为葛洪炼丹、舜耕历山、黄帝南巡的人文故事而迷醉。其中,白云山位于林场西面,海拔米。据清《道光永康县志》记载:“白云山南之望山也。员峰耸拔,上际云表,正当县治与学宫之前,端峙若宾,俗呼为状元峰,每朝有云气升腾其巅,则是日必澎雨,人常侯之以为雨征。”相传其上为葛洪炼丹处,石鼎犹存,人因立“葛仙翁祠”。“白云积雪”为永城八景之一。白云湖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白云山脚,倒映着蓝天白云,岸上的木荷林或依偎而生或合抱而长,恣意地诠释着生命的奇特。拥抱着林场的白云水库是我市冬泳俱乐部的活动场所。良好的水质,吸引了无数的游泳爱好者前来游泳,一年四季,来白云水库游泳的人都络绎不绝,特别是夏季,日游泳最高可达上万人次。林场内杉木、木荷、柳杉密布,坡度平缓,空气清新,还有绿海柳杉、神龟拜佛等众多特色风景。林场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难得的旅游休闲胜地,具有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科普教育、文化传承、经济开发等多种开发价值。多举措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打造康养旅游胜地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为我市现代林场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市农林局及林场等部门提高标准,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现代林场建设。森林康养是森林休闲旅游的新业态,近年步入发展快车道。市林场大力开展森林抚育,建设彩色森林、大径材基地,沿着游步道两侧逐步建设森林康养区。沿途漫步,人们可以尽情享受森林负氧离子、芬多精等空气维生素带来的舒怡,感受生命的舒张和绽放。今后还将开展森林康养步道建设,因地制宜打造森林康养+锻炼、森林康养+休闲、森林康养+科普等不同主题的康养内容。加强森林保护,发展“生态+”产业我市林场现有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为亩。林区负氧离子含量平均为个以上,出境水质达到国家级标准。山林权属完整、清晰,经营山场涉及3个镇(街道)9个行政村。领导班子和管护队伍配备齐全,每个林区配有多名护林员,每日开展护林防火巡查。年9月,市林场获省林业厅批复设立《永康市历山省级森林公园》,除场部外,原林场范围为永康历山省级森林公园,目前已经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并已通过省林业厅组织的专家论证。近两年,市林场建设彩色健康森林1亩,种植福建山樱花、美国紫薇、红枫、榉树、银杏、花榈木、红豆杉、北美冬青、浙江楠等珍贵彩色树种。此外,根据资源优势,林场在岗谷岭林区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种植品种包括三叶青、黄精、玉竹、石斛、铁线莲等。永康林场科学编制新的森林经营方案,通过省林业厅组织的论证,并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组织实施。市林场注重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建成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今后,市林场将加大对林区的巡查力度,严禁林区出现违法占用林地、乱砍滥伐等破坏国有森林资源的行为,杜绝大的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蔓延现象。通过森林抚育、珍贵彩色森林建设、松材线虫病防治等综合措施改善针阔混交林比例,提高林分质量。此外,还要开展林区游步道建设、修复,开展林下经济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彩色健康森林建设示范与研究、铁线莲品种引进与栽培环境研究等科研项目,按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组织实施开展森林公园植物资源调查,增设森林公园管理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富裕和谐林区记者在护林员值班室见到,建筑外观整洁有序,空间安排合理,通过宣传板的形式展现了现代国有林场理念及文化特色。护林员管理制度、巡查记录定位系统已经建立,场部及林区实现了网络、通讯全覆盖。同时,森林消防制度齐全,建有本场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队员27人,不定期地组织森林消防队员进行森林消防演练,不断提高他们的扑救技能。森林消防水池也正在建设中。此外,还设有森林消防物资储备仓库,储备进口森林消防高压水泵、风力灭火机、油锯、割灌机等各类森林消防装备,确保各种灭火装备能够正常使用。通过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项目扶持,至今已完成林场场部、杨西坑林区等危旧房改造31户,改造面积平方米,改善了林区职工的生活生产条件。正在实施的林区道路硬化视频监控、供电线路、清新空气监测站等工程,预计近期完工。此外,市林场还科学合理制定继续教育计划,经常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学习和各类文体活动。同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生产工作“一岗双责”制度,每年与林区护林员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通过国有林场改革,市林场在保护森林资源、提供公益服务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市林场有三条森林古道入选我市“十大最美古道”;在岗谷岭林区种植的市彩色健康森林(局长示范林)工程,建设标准高、质量好,在林业生态保护、建设中起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今后,市林场将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定期清理森林防火隔离带。同时,积极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及时更新数据,监测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此外,还将在生态保护、人员配备、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广大市民仿佛看到一幅省级现代林场的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开。林场历史永康市林场创建于年8月,原名永康县历山林场。创建时经营面积3.7万亩,设3个林区、1个苗圃和1所林业学校。年8月,因永康、武义并县更名为永康县武义林场。永康、武义分县后,于年初恢复为永康县历山林场。—年,为落实中央林业“18条”政策,归还了原属生产大队、生产队的山林2.7万亩,收回原属托管的国有山,全场经营面积只保留了亩。当时全场设有杨西坑、岗固岭、白云坑等3个林区和1个苗圃。-年间,接收十里牌国有山亩,增设十里牌林区,更名为永康县林场。年接收集体山、国有山亩,增设方岩山林区。之后又将十里牌林区、方岩山林区从县林场分出。年至今,林场经营范围和面积基本稳定。年撤县设市时更名为永康市林场。目前,全场经营面积.6公顷(亩),设有杨西坑、岗谷岭、白云3个林区和1个场部。永康历山森林公园由省林业厅于年11月批准成立,森林公园与历山林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是两位一体关系。编辑章芳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