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步蛇 >> 五步蛇的形状 >> 蛇出没遇到毒蛇怎么办广州毒蛇辨别防范与
立夏,随着夏天的到来,天气变热,蛰伏在我们身边的各种生物开始四处活动。勃勃生机中也隐藏一些威胁,比如出门觅食的各种蛇类。
最近常有家长反映散步或者出游时被蛇吓到,甚至有毒蛇伤人的事件发生。蛇出没,有人非常害怕,有人说这是自然环境变好的象征。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各种蛇类,关于蛇类你需要知道哪些知识?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打消大家对蛇类的恐慌,关键深刻也许能救人一命。
首先,各种蛇类中,有毒的蛇是少数派,会主动攻击人类的蛇就更少了,毕竟人类既不是蛇的猎物也不是蛇的天敌,蛇的攻击手段并不针对人类。因此绝大部分蛇对人没有威胁,它们一遇到人就会逃之夭夭,无需害怕蛇类。在广州可能出现的对人有威胁的蛇主要是以下八种,记住它们的特征,遇到了赶紧躲开。
第八名中华珊瑚蛇出现频率★毒 性★★★★攻击性 ★颜色很花俏,身材小巧,夜间才会出现,栖息在山区落叶堆中。毒液属于神经性毒素,剧毒。但是性情非常温驯,一般不会咬人,更不会主动攻击人,据说在国内还没有过致死的不良记录,而且在广州非常少见,危险性不高。第七名原矛头蝮出现频率★毒 性 ★★攻击性 ★★又叫烙铁头,名字来源于他如古代长矛一样的头部,不过在老百姓看来更像家用的烙铁头。喜欢躲在灌木或者柴堆中,颜色与周围环境相似,会攻击不小心踩到或者触碰到它的人。毒液是血循毒,致命性不强,但可能导致组织坏死,处理不当会有生命危险。不过分布范围很窄,仅在从化山区有记录。
第六名
圆斑蝰出现频率★毒 性 ★★★★攻击性 ★★★别名:金钱豹、百步蛇。夸张的斑纹却和枯树草地非常相近,行动迟缓,常埋伏在草丛或稻田中不动,在受到惊吓时突然攻击,这个特性使它变得特别危险。毒液以血循毒为主,混合神经性毒素。在亚洲其他国家常见,不过在广州分布很少,几乎绝迹。第五名竹叶青出现频率★★★★毒 性★攻击性 ★★声名远扬的青竹飙,广州各个山区均有分布。喜欢生活在树上,张扬的翠绿色反而成为最好的保护色。三角形的蛇头和犀利的猫眼尽显毒蛇本色。毒液以血循毒为主,毒性一般,极少会发生致命事件,但若没有妥善处理,依然危险。而且具有一定攻击性,据说夜晚会趋光,去山里徒步的驴友晚上要小心。第四名金环蛇出现频率★毒 性 ★★★★攻击性 ★别名:金脚带,佛蛇,金包铁。看到这样规律的花纹和鲜艳的土豪金就知道他不好惹。金环蛇通常晚上在水边活动,毒性属于神经毒素,十分剧烈。但是其性温顺,行动迟缓,不主动咬人,因为近年土地开发和过度捕杀,野外比较少见,再毒的蛇在人类目前也很无力……第三名原舟山眼镜蛇出现频率★★★毒 性 ★★★攻击性 ★★★别名:饭铲头(如果有人问在眼镜发明前眼镜蛇该叫什么,这个算是答案之一吧)。广州分布最广的毒蛇之一,路边草丛,池塘附近均可能遇到。眼镜蛇分泌的是神经性和血循性混合毒,排毒量大,毒性强。而它最危险的地方就在于受到威胁时可能会喷出毒液,所以不要与其对峙。不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当看到眼镜蛇竖起上身,颈部膨扁时,尽快避开即可。第二名眼镜王蛇出现频率★毒 性★★★攻击性 ★★★★别名:过山风。蛇中王者,体形巨大,行动迅速,反应敏捷,性情凶猛,猎食其他的蛇类,甚至对一些毒蛇的毒液有免疫力。一般生活在一些草地、树林里,地盘内蛇类绝迹。昼夜都会出现,受惊时能将身体前部1/3竖立起来,突然发动进攻。毒液为“混合性毒”,排毒量惊人,非常危险。不过蛇中王者也抵挡不了人类过渡捕杀和栖息地的破坏,在广州野外发布较少,从化、龙洞、火炉山曾有报道。可笑的是,在市区反而更常见到:从各种餐馆或运输途中越狱而出的幸存者……第一名银环蛇出现频率★★★毒 性 ★★★★★攻击性 ★★★我国毒性最强最危险的毒蛇,毒性在亚洲乃至世界也排在前列,据说1毫克的剂量就可致人死亡!在广州分布较广,许多近水的区域都能看到。虽然不主动攻击人,但是性情相对凶猛。最危险的是,银环蛇的毒液属于神经毒素,人被咬后一段时间内无明显的症状,1~4个小时后毒性发作,会想睡觉,昏迷,然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夜晚在野外水边要注意。(图片来自:蛇语者张亮老师)
如何分辨毒蛇?对照上述八大毒蛇,我们可以看出毒蛇与无毒蛇的几个显著区别。
1头型一般情况下,有毒蛇头部是三角形,典型的如竹叶青、原矛头蝮(据说是因为毒牙的缘故),的无毒蛇头部是椭圆形。不过也有例外眼镜蛇科的毒蛇,头均是椭圆形的。2蛇尾一般的毒蛇蛇尾是突然变细的(如:眼镜蛇、银环蛇),蛇身粗短。无毒蛇,特别是游蛇,一般尾巴都是逐渐变细,蛇身较细长长。3颜色和外形毒蛇的颜色经常会比较鲜艳(竹叶青),或带有规律的花纹(银环蛇),属于警戒色,用来警告其他动物。不过也有很多无毒蛇会模仿毒蛇的花纹。也有部分毒蛇(蝰蛇蝮蛇)出于捕猎的需要颜色与生存环境非常接近。4行为一般情况下,游走迅速,快如闪电的蛇类基本都是无毒蛇,它们一般见人就躲。而行动迟缓的,大摇大摆的蛇,一般都有毒性(有毒动物的自信~)。同时,毒蛇受惊还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如眼镜蛇膨大的脖子,圆斑蝰、竹叶青等躯干前部向后屈,准备“射击”。5毒牙毒蛇和无毒蛇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毒牙。若被毒蛇咬伤,伤口上会留有两颗毒牙的大牙印,而无毒蛇留下的伤口是一排整齐的牙印。不过一些毒蛇(比如银环蛇)留下的伤口很小,症状也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反而更加危险。
蛇的种类繁多,没有绝对有效的简便判断标准,因此遇到蛇类不管有毒无毒,最好敬而远之,这样对蛇对人都好。
蛇毒的种类有哪些?1神经毒类银环蛇、金环蛇的蛇毒属于此类。中毒表现主要为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局部可无什么特殊表现。中毒过程特点是,通常要经过一段潜伏期,一般约在咬伤后1~4小时左右才出现全身中毒症状,但一旦发作,就急剧发展,并难以控制。严重者昏迷,呼吸停止,但此时心跳及血压尚好,若坚持人工呼吸,便有抢救希望。被咬伤必须尽快注射血清。
2血液循环毒类五步蛇、竹叶青、蝰蛇蛇毒属于此类。中毒表现复杂,主要是血液循环系统的损害,加快或者减慢血液凝固,破坏人体细胞组织。中毒特点是潜伏期短,病势发展快,局部坏死溃烂,伤口肿胀,大量出血。固有五步致死的说法,但实际上只要及时抢救,数医院妥善处理,可以治愈。
3混合毒类蝮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等属于此类。神经毒和血循环毒混合。兼具两种毒素特点,主要是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遇到蛇类怎么办1、大部分蛇不会主动攻击人,听到大动静会逃跑避开,部分来不及逃走会躲在草丛灌木中,,可以“打草惊蛇”。被蛇咬伤的案例往往是人突然出现在蛇面前,甚至不小心踩到毒蛇。因此在野外避免走进茂密的草丛中,市区则是留心各种绿化带、人工湖边,农村搬柴或者到田里工作要看清楚再伸手。2、蛇其实视力不好,1米之外的距离它们几乎看不清楚,所以如果遇到蛇,且距离在1米之外,大家可保持静立状,面向蛇悄悄后退。因为如果过于惊慌、动静过大,反而会引起蛇的注意。3、与蛇遭遇,没有经验不要尝试抓蛇或者打蛇,以免引起毒蛇反击。保持安全距离等蛇离开,或者发出一些动静,蛇往往会主动离开。4、倘若不幸被眼镜王蛇这种特别凶猛的蛇类追赶,应尽量沿着“S”形路线逃跑。蛇擅长直线冲刺,如果是直线跑,很容易让蛇盯住目标,而“S”形路线有助于人逃脱蛇的追赶。
5、遇到毒蛇,最好报警或者联系相关的专业机构,比如广州的“动物应急救助小组”(详情戳→捕蛇者说
蛇类救助小记(动物应急救助小组在行动))。
被蛇咬伤如何处理1、保持冷静,不要乱跑,不然会导致毒素侵入更快。2、记录下被咬蛇类特征,适当清理并观察被咬伤口,简单判断是否是被毒蛇咬伤。有条件将蛇打死捕获,或者拍下照片供医生专家进一步辨别(被不同毒蛇咬伤应采取的措施有所不同)。医院或相关专家,将蛇的特点告诉医生,寻求帮助。3、如有情况允许,需喊他人帮忙将自己“搬走”,尽快到医院就医。若是在边远地区被咬,可就近先对局部伤口进行处理,医院治疗。医院前,被咬伤者可采取以下方式自救:1、蛇毒主要通过淋巴管扩散,可在伤口5至10厘米的肢体近心端轻轻结扎,压迫静脉和淋巴管,每隔20分钟左右放松1分钟。
特别注意:切勿长时间勒紧,从而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组织坏死。特别是被血循毒的蛇类咬死,毒液堆积会对局部组织造成很大伤害,应适当放松。切勿结扎过紧压迫到动脉,不然放松时会造成毒液大量吸收。
2、如身边有打火机或火柴,可点火灼烫伤口,破坏含蛋白酶的毒液。3、适当拔毒,把毒液吸出来。
特别注意:a)不要用口吸毒液,因为嘴巴的吸力不够,很难吸出毒液,若嘴巴有伤口可能造成中毒。b)可适当将伤口切开挤出毒液,但要小心别伤及血管造成大出血。c)若伤口大量流血,不要再进行拔毒处理以免造成更大伤害。d)经常在户外工作可用注射器制成简易拔毒工具。(如下图)注意“毒蛇出没之处,七步之内必有解药”之类的说法完全不靠谱,一些传统的偏方或者治疗手段,对毒蛇(特别是剧毒蛇)咬伤的治疗效果有限,只能作为应急或者辅助手段。被蛇咬医院寻求专业医生帮助,必要时注射血清。不过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和人类的猎杀,蛇类,特别是毒蛇在野外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少,很多早已不见踪影。蛇类在市区里出现,一方面可能近年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也可能是人类扩张速度太快,大量挤占蛇类的生存空间。而城市里伤人的毒蛇,更多是在人类贸易的过程中逃脱(各种野味、宠物贸易),或是不科学的放生而出现,偶尔有慌不择路擅闯民宅,它们其实很可怜……(详情点击→捕蛇者说小区有蛇?)在人类面前,再凶猛的动物也会变成“弱势群体”,它们对人类的恐惧远远超过人类对他们的偏见,它们面对人类时,往往会选择逃离而不是攻击。因此,遇到蛇类,不管有毒无毒,请不主动伤害它们,联系专业机构或人士处理。更不要把毒蛇当成食物、玩具或放生工具。给双方都留下更多安全的空间,人和猛兽其实可以互不干涉,和谐相处。博物咖啡馆以博物生活为核心自然爱好者的天堂自然生灵的难忘旅程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