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蛇

看图识药ldquo秋风起,三蛇肥

发布时间:2022/7/4 17:11:51   

上期药材

民谚有言:“秋风起,三蛇肥。”由此可见秋季正是吃蛇的最佳时机,在我国南方秋冬进补都会选择蛇为主食材,配以枸杞子、人参等药材熬汤焖煮,蛇被作为食材之前,它早已被医家所青睐,今天小编为小伙伴介绍两种常被医家所运用,且外型容易混淆的蛇,它们就是蕲蛇和乌鞘蛇。

药材对比

药材

蕲蛇

乌梢蛇

原动物图

饮片图

来源

蝰蛇科动物五步蛇去除内脏的干燥全体,主产于江浙,湖北,江西等地。一般下夏、秋两季捕捉,气味腥,味微咸,以头尾齐全、花纹斑点明显,体型大者为佳。

为游蛇科动物乌鞘蛇去除内脏的干燥全体。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出产。一般在夏、秋两季捕捉,气腥,味淡。以色深,体大者为佳。

形态特征

呈圆盘状,头在中间稍向上,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上腭有管状毒牙,中空尖锐。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错排列。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腹内壁黄白色,脊椎骨的棘突较高,呈刀片状上突,前后椎体下突基本同形,多为弯刀状,向后倾斜,尖端明显超过椎体后隆面。尾部骤细。

呈圆盘状,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该。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鳞,中段较光滑。

别名

白花蛇、大白花蛇、五步蛇。

乌蛇、乌风蛇

性味归经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甘,平。归肝经。

功效

祛风,通络,止痉,止痒。

祛风,通络,止痉,止痒。

主治

1、中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等症;2、小儿惊风,破伤风;3、梅毒、恶疮;4、皮肤瘙痒等症。

1、风湿痹证,麻木拘挛;2、中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3、小儿惊风,破伤风;4、皮肤瘙痒。

配伍

1、蕲蛇配防风,增强祛风能力,治疗风痹肢体疼痛、风疹瘙痒等症有确切疗效。

2、蕲蛇配天麻,增强止痉能力,治疗肝风内动,痉挛抽搐等有一定疗效。

3、蕲蛇配乌鞘蛇,增强祛风,通络,止痉能力,治疗风湿顽痹、皮肤瘙痒、小儿惊风等有明显疗效。

乌鞘蛇配蝉蜕增强祛风,止痉,止痒能力,治疗皮肤瘙痒、惊风抽搐等症有确切疗效。

现代研究

含AaT-Ⅰ、Ⅱ、Ⅲ3种毒蛋白、出血毒素、氨基酸等。

含氨基酸、蛋白质等。

应用

实验证明,蕲蛇有镇静、安神等作用,其醇提取物有增强免疫的作用,故此在临床被用于治未病或睡眠障碍的辅助治疗。

经研究乌鞘蛇水煎液有抗炎、镇静、痛等作用,其血清有对抗蕲蛇毒的作用,故此被临床广泛使用。

禁忌

阴虚内热者忌服。

血虚生风、性偏燥散者慎用。

食疗推荐

三蛇酒

材料:蕲蛇一条(克)乌鞘蛇1-2条(3斤)蝮蛇1条(克)高度白酒10斤(55度)制法:1、纯净水把蛇洗净;2、放入高度白酒,末过所有蛇;3、阴凉处保存。主治:祛风,通络功效:治疗肢体麻木、筋骨疼痛等。禁忌:血虚生风、性偏燥散、酒精过敏者慎用、阴虚内热者忌服。

下期药材

下面这两味中药是什么,你能看出来吗?如果你猜到了,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告诉胡世云主任你的答案哦。一起开动脑筋吧!

欢迎留言识药

答案下期揭晓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医学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三思

排版:阿志

上喜马拉雅FM收听「胡说中医」特辑,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医知识!

▼▼▼点击马上收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91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