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步蛇 >> 五步蛇生活环境 >> 毒蛇咬伤,命悬一线,理清毒蛇蛇毒与蛇毒
毒蛇产生蛇毒,少量蛇毒毒液(不足以致命的量)注入某动物体内(如马、牛等),一段时期之后,动物体内将会产生大量的抗蛇毒血清,专业人员将抗体从动物血液中提取出来,经过加工以后就是蛇毒血清了。蛇毒血清可以中和相应的蛇毒,故被蛇咬伤时首先要看清是什么蛇,以便及时提供该蛇咬伤相应的蛇毒血清进行救治。
毒蛇“毒蛇”这个听了令人退避三舍的词语。然而在我们这些热带、亚热带偏远山区,很多人会因为被毒蛇咬了而危及生命。那么毒蛇你知道有哪些吗?蛇毒又有哪些、蛇毒血清又是什么?
我国毒蛇有五十多种,分布范围广、数量多、毒性大。有剧毒且对人畜危害较大者约有十几种。常见的有圆班蝰蛇、白唇竹叶青、黑眉蝮蛇、眼镜蛇、银环蛇、尖吻蝮蛇。尖吻蝮蛇和黑眉蝮蛇。
眼镜王蛇
蝮蛇
眼镜蛇
竹叶青
表1.毒蛇和非毒蛇咬伤的区别
项目
毒蛇
非毒蛇
压痕
2个针尖大牙痕
2行或4行锯齿状浅小牙痕
局部伤口
水肿、渗血、坏死
无
全身症状
神经毒、心脏毒、凝血障碍、出血、肌毒
无
蛇的外形
头大颈细,头呈三角形,尾短而突然变细,身上花纹色彩鲜艳,上颌长有成对的毒牙。
头呈钝圆形,颈不细,尾部细长,体表花纹不明显。
蛇毒蛇毒是由毒蛇的毒腺细胞合成后分泌到毒腺腔,储存备用。大部分的蛇毒是由酶、蛋白质、小分子肽及无机物等组分构成的复杂混合物。一般情况下,新鲜毒液呈蛋清样粘稠液体,弱酸陛,常温下易失活。蛇毒中含有细胞毒素、神经毒素、心脏毒素等。蛇毒因含有这些物质,才使得人被毒蛇咬伤后立刻引起中毒反应。蛇毒主要有毒成分又分为三类:神经毒、血循毒、混合毒。对蛇毒吸收量的不同,病人表现中毒症状及程度往往不同。
表2.蛇毒的种类
分类
主要蛇类
表现
临床特点
神经毒类
银环蛇、金环蛇、海蛇
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潜伏期长,局部症状不明显,病情发展慢,易被忽视,一旦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早期多数表现为精神疲倦,眼睑下垂,言语欠清,甚至呼吸浅弱等,则病情迅速加重。
血循毒类
蝰蛇、五步蛇、竹叶青蛇、烙铁头蛇
血液及循环系统的中毒症状
潜伏期短,局部症状重,肿胀明显,伤口剧痛,伴出血、水疱,皮下瘀斑甚至局部组织坏死,并呈向心性迅速蔓延,附近或区域淋巴结肿痛。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严重者出现黄疸、少尿或无尿、心律紊乱、血压下降,甚至循环衰竭和肾功能衰竭。
混合毒类
眼镜蛇、眼镜王蛇、蝮蛇
局部与全身症状均明显
局部剧痛、肿胀、水疱、血疱,并呈向心性迅速蔓延,皮下瘀斑甚至组织坏死。局部淋巴结肿痛,严重者有惊厥、昏迷、休克、呼吸麻痹、心跳骤停等。
蛇毒血清我国国产蛇毒血清有抗银环蛇毒血清、抗眼镜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抗蝮蛇毒血清,精制抗蛇毒血清是一种高效、安全的产品,是治疗毒蛇咬伤的首选药物。毒蛇咬伤患者静脉滴注抗蛇毒血清过程中少数会出现畏寒、胸闷气促、皮疹等过敏症状,告知患者或家属静脉滴注抗蛇毒血清的重要性及如何识别过敏现象。
参考广州蛇毒研究所的研究结果,结合临床病例进行研究总结。结果抗银环蛇毒血清配伍抗眼镜蛇毒血清治疗眼镜王蛇;抗五步蛇毒血清配伍抗蝮蛇毒血清治疗竹叶青蛇咬伤;抗五步蛇毒血清配伍抗蝮蛇毒血清治疗蝰蛇咬伤;同科属的抗蛇毒血清治疗同科属的毒蛇咬伤。结论合理的配伍应用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蛇咬伤该如何应急处理?蛇咬伤的应急处理
蛇咬伤的应急处理被毒蛇咬伤需要紧急处理。如果能在2医院,绝大多数伤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而不至于死亡。毒蛇咬伤的伤口与无毒蛇咬伤的伤口不同,在不能确定为何种蛇咬伤的情况下,建议应按毒蛇咬伤处理。应急要点:
1.保持镇定,不要跑动,尽量保持伤口部位不动,让受伤肢体下垂并低于心脏。
2.立即用清水冲洗伤口。
3.如果有蛇药,可考虑使用。
4.可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咬伤肢体,并制动,减少活动。
5.拨打急救电话,医院治疗,注射抗蛇毒血清。
专家提醒
迅速医院,及时送院进行抗血清等综合治疗,并要做到以下几点:
●被蛇咬到后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学电视剧里的情节用嘴吸毒液,这可能会使施救者也中毒;
●不要用手挤伤口,万一挤破血管会加剧毒液扩散;
●不要把绷带绑得过紧,会导致被咬伤的组织坏死和破坏伤口处的血管,使得毒液加速扩散;
●不要自行打开创伤口,开创不当可能导致伤者失血过多和伤口感染。
划重点
能救命的抗蛇毒血清
医院有储备?
医院“抗蛇毒血清”具体储备情况如下——
被蛇咬伤一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参考文献
[1]刘锦花,温小飞,和七一,张迎征,邓秋平,段海龙,张应锋,陈典成,佘培南,余晓东.抗蛇毒血清研究新进展[J].中华蛇学与医学,,24(2):-52.
[2]苏湘芬,刘荣,关文洁,张树增.全程健康教育在毒蛇咬伤患者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38(10):-.
[3]胡永玉,付容,何建芳,陈华婷,朱丹.毒蛇咬伤患者的紧急救治和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11(11):-.
[4]钟健荣,温小飞,余培南,容彩莲.毒蛇咬伤救治指南[C].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四届全国蛇伤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全国中医毒蛇咬伤学术交流会与第十五届全国蛇伤大会论文集,(会议论文)
[5]李景新,张跃,谭宇顺,毕兴林.抗蛇毒血清的临床配伍应用研究[J].中华蛇学与医学,,23(01):56-59.
[6]陈寿权,李章平.毒蛇咬伤中毒与救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7(18):-.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中医院增城院区王桂霞/彭南星
审稿:广东省药学会中医院增城院区刘春霞
编辑:广东省药学会中医院增城院区刘稳
以上为“岭南药学”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并注明来源和作者及审稿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